
《四百击》:青春困境的永恒叩问 法国新浪潮代表作《四百击》(*Les Quatre Cents Coups*,1959)由弗朗索瓦·特吕弗执导,以半自传视角刻画了叛逆少年安托万在家庭、学校与社会夹缝中的挣扎。影片标题源自法语谚语“打孩子四百下”,隐喻成人世界对孩童天性的粗暴压制。 13岁的安托万(让-皮埃尔·利奥德饰)生活于冷漠的家庭与僵化的教育体系中,逃学、偷窃成为他无声的反抗。特吕弗用纪实风格的长镜头,尤其是结尾奔向大海的经典画面,将少年迷茫与渴望自由的灵魂具象化。影片摒弃传统叙事,以碎片化生活场景揭露社会对边缘少年的集体漠视。 作为新浪潮的开山之作,《四百击》以低成本手持摄影、即兴对白革新电影语言,更以悲悯视角叩问成长之痛。安托万的困境跨越时空,成为无数青春灵魂的镜像,其现实意义至今未衰。(关键词密度:3%)
更新:
2025-03-20
片长:
正片
豆瓣:四百击

选集播放
选择播放源
豆瓣云1